吴佩孚:民国罕见的另类“段子手”
美国《时代》杂志周刊的封面人物,一直为全球所关注而第一个享此殊荣的中国人,是时任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的直系军阀吴佩孚1924年9月8日,吴佩孚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美国人之所以青睐吴佩孚,是因为他确实有实力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48岁的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使张作霖12万人的奉军败北山海关外赫赫武功让吴佩孚声名鹊起这个有着“一嘴短短的红胡子,长脸高额,鼻相很好”的直系军阀,被当成“中国最强者”。
当时的吴佩孚,是直系实力最雄厚的军阀,拥兵数十万,虎踞洛阳,其势力影响着大半个中国。因而,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美国人甚至认为他才最有可能统一中国,比袁项城与孙逸仙的地位还更重要。
在北洋军阀中,吴佩孚是有着非常独特人格的大佬之一他是军阀中少有的文化人,因为,吴佩孚20多岁时曾中过秀才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5岁入私塾读书,置身喧闹中仍静心背诵功课,格外受先生器重1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吴佩孚一家的生活陷入困窘,家境渐寒,为了谋生,进入蓬莱水师营当学兵。
一年后,科举之心不死的吴佩孚,又到登州府从宿儒李丕森学习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22岁的吴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次年秋,吴佩孚就因掀翻片台,指责男女同台演戏,被革去秀才功名,避祸外逃到北京,靠写春联、卜卦为生。
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动乱时代。吴佩孚不甘久居人下,为了出人头地,先后又到开平武备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北洋督练所参谋处任职。辛亥革命时,在曹锟手下任第三师师长,从而走上了职业军人之路。
秀才出身的吴佩孚,是军阀中少有的文化人所以,吴佩孚的为人处世,也烙下了不少文化的印迹随着权势地位的提高,来找他走关系的人就络绎不绝,每每他都能以轻松而不失幽默的语言,一一化解,给后世留下不少“段子”比如,吴佩孚当权后,老家的亲戚组成讨官亲友团,都想找他弄个一官半职。
吴佩孚写下“天、孚、道、云、龙,五世永不叙用”11个大字,送给亲友“天、孚、道、云、龙”是老吴字的字辈,“孚”是吴佩孚的辈分一句“天、孚、道、云、龙,五世永不叙用”,轻易就将他的父辈、平辈及以下三世吴家人的攀附之路全部堵死。
这样的作派,在那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时代,吴佩孚此举确实惊世骇俗再如,吴佩孚有个同学叫王兆中,是个不学无术之辈,不仅如此,人品还不好听说吴佩孕发达后便找到吴佩孚,想捞个一官半职吴佩孕开始碍于情面,在军中给他谋了份闲差。
但是,这样王同学并不满足,称自己“文武兼资尤富于政治常识”,要求到河南当县长吴佩孚批了个“豫民何辜”,原件发还吴佩孚的言外之意是:你祸害别人还不够,又想跑来祸害河南人?哪凉快哪呆着去吧!但是,这位王同学的脸皮是不一般的厚,县长没当成,又梦想当旅长。
他再次去信向吴佩孕自荐:“愿提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报捷洛阳,释甲归田,以种树自娱”吴佩孚干脆批复:“且去种树”“且去种树”这四个字看似不着边际,其实是大有深意的吴佩孚是痛斥他的不切实际的空谈,让他先去做点实际事,比如种树。
没把树种好之前,就别来忽悠俺老吴了(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