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画的地位(专访 | 哥大博士毕业论文是一本漫画?“为什么不呢”)漫画,毕业论文,专访,地位,博士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9-20 阅读(26)

在人们的常规认知里,文字表达是一种普遍能力——会写字的人很多,而画画则似乎更需要“天赋”不久前,哥伦比亚大学首部以漫画形式呈现的博士毕业论文《非平面》(Unflattening)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一本探讨视觉与文字关系的图像小说,融合了科学、哲学、艺术、文学和神话的多种观点,利用漫画的表达,试图打破固化、僵化、常规化的思维,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感知模式。

近日,《非平面》作者尼克·索萨尼斯(Nick Sousanis,哥大教育学院2014届博士毕业生)通过邮件接受了读+周刊的专访。

尼克·索萨尼斯图源: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本文授权转载自长江日报读+周刊(WeChat ID:读加,cjread),文章有调整壹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什么不呢”《非平面》以“第一本通过漫画形式完成的哥伦比亚大学学术论文”名号问世。

在海外,此书获得了诸多国际奖项,被福布斯等知名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国内出版后,《非平面》入选豆瓣2018年度读书榜单科学新知榜第一名,备受关注。

[美] 尼克·索萨尼斯 著,严安若 译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图源:Amazon)全球顶尖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是一本漫画,这怎么做到的?况且,作者尼克·索萨尼斯就读的也并非美术专业,而是教育学专业,他现在的身份是旧金山州立大学人文学科助理教授,还是专业网球运动员、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漫画家。

尼克说,他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时,就是以漫画家的身份,对于《非平面》,他给出的定位也是“教育学漫画”事实上,《非平面》的大部分内容早前都发布在尼克的个人网站上,而最终作为博士毕业论文发表的版本,尼克进行了部分修改。

尼克说,他的导师们来自于教育学、文学、哲学等领域,根本不了解漫画,但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想法非常支持,“因为他们想看到一些与以前不同的东西”而尼克这么做,也不是出于颠覆学术界而进行的一场“伟大声明”,仅仅是抱着“为什么不可以呢”的想法,“我认为学术界对漫画的偏见由来已久。

你看,文字的地位往往更高,画画已经被降为艺术课,这也是学校课程中最容易被削减的一门画画通常被认为是留给那些‘有才华’的人,大多数人在7岁左右就放弃或被迫放弃了画画”尼克认为,这样的社会是不健康的,“人类是视觉化、空间化的生物,画画应该是我们所有人都具备的一种探索能力。

所以,我的论点非常热衷于讨论图像和绘画(以及漫画)的思维潜力对我而言,绘画和写作一样,都是可以让我认真学习,以及处理复杂思想的方法,我很想与公众就此进行交流将写作和绘画融合在一起,也是我从小最喜欢、最适合我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得到学术委员会的支持后,我很快意识到,我应该把重心转向自身热爱的东西,并且,这样非传统形式的学术研究应当存在”贰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学术著作“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学术著作”,这是《非平面》获得的评价之一。

就理论性而言,本书观点算不上高深新颖,它的创新更多来自形式,但仍不失启迪性本书所论的“平面”,并非现代艺术领域的抽象品质,而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埃德温·艾伯特那本科幻小说《平面国》里描述的尴尬境况:生活在“平面国”的居民,只能察觉自己所在的维度,而对其他维度的存在无法理解。

《非平面》英文版内页/ Spin Weave and Cut向左滑动查看下一张尼克在《非平面》中引用了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的描述,“人们退化至已确立的话语和行为领域”,社会给每个人固定角色,我们被分门别类,放置在轨道上接受指令,按部就班地过完“平面化”的一生。

而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在于将绘画等视觉媒介纳入语言文字主导的智识,从而打开人们的思维方式,试图拓展认识世界的维度尼克说,他坚定不移地站在工业化社会“千人一面”的对立方,“在我看来,人是具有令人惊异能力的、复杂的生物。

我希望我们能够总是追求‘可能是什么’,寻求新的存在方式,新的表达方式”正如尼克所说,《非平面》是一本“教育学漫画”,“我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帮助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独特的可能性。

教育工作者是一群帮助你了解你自身是什么样的人,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更好地找到你可能是谁,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规则和打破规则,从来都是一体两面,人们可能被规则限定思维,但一个毫无规则与秩序的世界也会陷入混乱。

尼克在讨论打破规则和思维局限时,同样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将“规则”比作“盒子”,并在《非平面》的后几章指出,我们永远无法摆脱一些“盒子”——出生于特定的父母,在特定的文化中成长,所有人都必须面对重力……不过,尼克也认为,“我们不能抹去这些东西,它们是我们在这个世界认识自己的中介。

但我们可以学会看待这些塑造我们的事物,学会如何对它们行使所有权,而不是屈从于它们”叁每个人都该是“读图时代”的观察者、制造者引入视觉媒介并不新鲜,事实上,“读图时代”早已到来对此,尼克又是如何看的呢?尼克谈到,所谓的“读图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的“读图”,更多是消费,而非创造。

我们怎么能认为自己有能力去批判这些图像,并且能够利用视觉媒介来思考?这是他认为的关键所在

图源: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在他看来,身处“读图时代”,或者说视觉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同时是观察者和制造者,能够更具批判能力地参与到被包围的海量视觉元素中去,并有潜力用视觉元素制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在从事绘画工作,每次看到人们在画画过程中发现新事物时,都会意识到他们对视觉能力的了解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尼克认为,这种能力的觉醒正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也是教育工作应该做的。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标签:  漫画 毕业论文 专访 地位 博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