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精英下载无需登录版 ( 无需,和平,精英,登录,下载.... )

wufei123 发布于 2024-09-16 阅读(28)

因为太忙了所以没来得及做头图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沉寂了一整个秋天之后,这篇回归之作是一篇产品体验报告之前我也尝试写过一些产品测评,但大多属于随笔,欠缺了结构化的思考这次我想尝试抛去参数,谈谈主观体验,用有趣的口吻进行一次完整的写作本篇产品体验报道将分为

「背景」「开箱」「配置」「系统」与「闲谈」五个部分,全文约 9700 字,望阅读愉快。

「背景」四年果粉的尝试性叛逃回顾上次将安卓机作为主力使用的经历,可以追溯到四年前,那时的安卓机大多 1 千出头,用来网上冲浪、玩玩休闲游戏绰绰有余当我高考后,拿到人生中第一台 iPhone 7,它带给我酣畅淋漓的体验,让我在 Apple 这一品牌越陷越深。

作为果粉,我从不吝惜自己对 Apple 的赞美但我也很难不坦诚——继 iPhone X 开启全面屏纪元后,iPhone 这条产品线就很少再带给我惊艳了这两年我依旧会熬夜看发布会,但即便套上粉丝滤镜,也深感创新能力之退化,不由得感慨一句「就这?!」。

在「升级感知不强」和「外观变化不大」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我对近两年新 iPhone 的购买欲是不强的但我手头上的这部 iPhone XS Max 作为发售两年多的机器,已经老骥伏枥虽说性能没有落后,但续航逐渐尿崩,一天两充成为标配。

更惨烈的是那 64G 的捉襟见肘的内存,再多的 iCloud 云容量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换机计划」迫在眉睫与 iPhone 的不尽人意的相比,这几年安卓手机市场百花齐放,连 OV 都不做「厂妹机」改邪归正,甚至有了 OPPO Find 2、一加 7 Pro 这样拿的出手的口碑之作于是我尝试将视野放到安卓市场,最终我的「解决方案」是——在手持旧 iPhone 不变的前提下,购入一台高性价比安卓机做备用。

这听起来很 Geek 范儿,其实满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无奈在做了一段时间功课后,我锁定了可能是最专注性价比的小米/旗下的性价比子品牌/的最具性价比的 Redmi K30S 至尊纪念版(实在是太长了,因此以下简称 K30S Ultra)。

不妨分析一下命名策略先来看看这两台手机的关键参数与外观对比,后续的行文都将以此为基础展开。iPhone XS Max & Redmi K30S U 参数及外观对比

「开箱」超大杯,超满足非常的「不环保」从首发当天(10.27)通过京东预售付定金,到最终确认收货,等待了大约两周的时间拿到包装的第一印象是「大」,库克看了直言「不够环保」硕大的盒子正面是烫金色的十周年 Logo,侧面刻着「Redmi K30S 至尊纪念版」字样。

除了手机本体之外,标配了 USB-A 电源适配器、USB-A 转 USB-C数据线、Sim 卡针等常规附件,还送了一个硅胶保护壳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送耳机,随机附赠的充电线也并不是双头 type-C 口

这个手机壳值得另起一段,不同于一般手机会送的清水壳,它采用了「上半部透明+下半部磨砂」的材质,在手感和颜值上达成了一个较好的平衡并且,硕大的 Redmi Logo 印在手机壳上,比直接印在手机背面版上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

把大 logo 印在手机背面并不是个讨喜的选择我个人是比较鼓励安卓机送手机壳的,因为安卓机型庞杂,每一款型号,出货数量不一第三方手机壳制造商考虑到成本问题,不会为每一款机型专门建模,批量生产,因此价格和款式都不一定美丽,而出厂自带手机壳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手机出厂也是自带贴膜的,从视觉观感来看贴膜技术确实不错,孔位贴合整齐,但是膜的手感就不尽人意了,划上去有生硬的「涩」感,因此我选择做一个裸奔的「爱撕机膜人」超大杯,超「满足」打开包装,再来看看这款手机的外观。

机如其名,极其宽厚的三围让 K30S U 无愧于「超大杯」的称号,屏幕尺寸达到了 6.67 英寸具体有多大呢?作为参考,它比目前市面上最大号的 iPhone 还要大一号(iPhone XS Max 的尺寸是 6.5 英寸)。

拿在手里的时候明显能够感受到它那不太友好的厚度(接近 1cm),重量方面,倘若是配上壳膜,将直逼半斤(接近 240g)尽管产品经理在手机的后盖和边框上采用了弧面设计,想挽回一点舒适的握持感但人体工学上的小心思,终究不能弥补工业上的硬伤。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硅胶壳的手感和颜值都还不错,我还是选择「裸奔」的原因。

我的手算是非常大的了,但一手掌握的姿势依然不够优雅中规中矩的「工业设计」Redmi K30系列迄今为止已经有 8 款机型,几乎每一款产品在外观设计上都不尽相同从这种产品上的差异化可以看出 Redmi 不是在清库存,是真的想好好做手机,诚意值得点赞。

但是吧,又不得不吐槽,这个产品线的命名实在太过混乱,毫无规律可循。

太懒了有一款的图找不到了,但真的有 8 款K30S U 提供了两款配色——陶瓷后盖的「星际黑」& 磨砂后盖的「月光银」我选择的这款是「月光银」,看文字我还以为是「银灰」,结果真机其实更接近「蓝色」,果然厂商取名都是怎么酷炫怎么来。

我个人并不喜欢蓝色,但还是难以否认磨砂的质感的确比陶瓷耐看很多。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磨砂还是比较容易沾染指纹。

我自己拍的图怎么都有指纹,所以这里用了网图摄像模组采用的是今年比较流行的「麻将」排布,模组十分硕大而且「激凸」。不过因为在左上方,对握持感的影响倒没有很大。

从正面看,K30S U 的额头和侧边框都控制的不错,与主流旗舰不遑多让。但因为是 LCD 屏,所以下巴略宽,后面也会说到。

左为 iPhone XS Max 右为 Redmi K30S U由于 LCD 屏幕不支持屏下指纹,K30S U 采用了「侧边指纹+面容识别」的生物解锁方式侧边指纹按键位于手机右侧,同时也充当了开机键如此一来,。

这台手机所有的按键都集中在了手机的右侧。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种设计的,因为我有用左手单手操控手机的习惯(尤其是进行「返回」操作)。这意味着我要用左手的无名指触摸右侧的解锁键,这是一个比较忸怩的姿势。

全部的实体按键都位于手机右侧虽然配备有人脸解锁,但不同于 iPhone 大额头上的 Face ID 模块这颗挖孔前置摄像头支持的是「非支付级别」的面容解锁,无法用于刷脸支付,但好处是戴上口罩也可以正常识别解锁 ……(当然这可能也不是一件好事)。

扬声器是「非对称式」的双扬声器,音量不错,音质的话,属于「听个响」的类型购买这个价位手机的用户,想必也不会对外置扬声器有什么特别的期待,何况随着地铁推出禁止外放令,公放的机会其实是越来越少的比较令人不适的是这台手机上的后盖共振,在音量达到 80% 左右时,整个后盖部分都会跟着震动,会对游戏和影音体验有一定影响。

手机底部还有 Type-C 充电口、Sim 卡槽口,没有 3.5mm 耳机孔。

双扬声器与奇奇怪怪的孔外观方面,整机与当下主流机型大同小异,做工方面处于中上梯队。

「配置」无短板,水桶机相比外观层面的工业设计,一款手机内在的硬件实力或许有着更为普适的重要性LCD 永不为奴?这台手机搭载了一块 6.67 英寸的挖孔屏,不管你是否接受这种审美取向,在屏幕技术没有取得革命性突破之前,你必须得在「挖孔」、「刘海」、「大额头」和「升降式机械结构」中做出选择。

如果你能接受 iPhone 那反人类的刘海,那么相信我,接受这个大小的挖孔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可能引起争议但的是这块 LCD 屏幕,在这个旗舰标配 AMOLED(以下简称 OLED)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这里有必要对 LCD 与 OLED 的发光原理做一个简单的科普:LCD 屏幕由背光层与液晶面板组成,显色原理是。

白光透过带有颜色的薄膜;OLED屏幕则可以理解为若干自带发光能力的小灯泡,它们通过改变自身的颜色实现色彩展示。

LCD 与 OLED 的显色原理  cr:知乎基于原理上的差异,LCD 屏与 OLED 屏主要有以下不同:

关于屏幕的喜好,众口难调——有人喜欢 OLED 的细腻,有人觉得它看久了伤眼睛机圈不少人是 LCD 屏幕的拥趸,他们自成一派,也因此有了那句经典的「LCD 永不为奴」不过在厂商看来,选择 LCD 的最主要原因可能还是。

「控制成本」,而非迎合某一类少数派的需求虽然 LCD 无法实现熄屏显示,不过作为弥补,这台机器上方的塑料中框有一颗非常小的呼吸灯,可以通过它的闪烁与否判断是否有未读通知这年头,保留呼吸灯的手机已经不多了,作为即将被时代抛弃的功能设计,且用且珍惜。

听起来很牛逼的高刷屏幕虽然 LCD 有诸多不便,但在屏幕方面,K30S U 的一个重要卖点其实是 144Hz的自适应刷新率刷新率:屏幕每秒刷新的次数,通常有60Hz、120Hz,数值越大意味着操作更流畅,拖影更少。

我个人其实对这些数值不太感冒——一是,高刷新率主打的使用场景是游戏,但市面上目前支持 144Hz 的游戏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按说 FPS(移动射击游戏)最需要高刷来实现灵活的身法移动和平精英至今最高只有 60 帧。

因此现阶段,144 HZ 最大的作用也许是让你在浏览微博、朋友圈信息流时更丝滑,仅此而已

目前市面上支持高刷的游戏二是,屏幕的实际使用体验除了与面板数值挂钩之外,还和厂商调教、动画优化等后天因素强相关144Hz 的手机体验相比 60Hz 的 iPhone 并不是简单的 1.6 倍 提升那么简单。

不少手机打着 120Hz 的噱头,勉强和 iPhone 碰一碰,但是一旦拉回 60Hz 同一起跑线,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我对 144Hz 最直观的体验来源——当我把 144Hz 关掉回到 60Hz,那一瞬间我甚至感觉我的手机前所未有的卡顿。

所以,「高刷」在我看来是一个用了你一旦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但不是一个非用不可的功能所谓「自适应刷新率」,顾名思义,是说这块屏幕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自动切换刷新率——在看电影时刷新率会调整到 48Hz ,刷短视频时会调整到 60Hz ,打特定游戏时才会发挥出 144Hz 的水平。

这么做除了听起来牛逼,最大的作用其实在于平衡能耗和显示效果,让电量都用在刀刃上。

发布会上展示的高刷场景但我无法用肉眼判断它在何时触发又在何时结束的,因此感知不强,但厂家居然这样说了,那就是吧,反正用起来挺舒服的就是,或许真正的科技就应该是这般「润物细无声」的体验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是一块 LCD 屏幕,但在各种黑科技的加持下,实际显示效果还是喜人的。

我从价格接近三倍的 iPhone 迁移而来,并没有明显的「由奢入俭」落差感再考虑到它的售价,四舍五入小米简直是在做慈善了令 iPhone 汗颜的大电池与快充强大的功能通常伴随着高能耗,不断升级的马达传感器陀螺仪芯片都在压缩着电池的空间……电量焦虑之下,续航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机时考虑的重要要素。

K30S U在电池容量上达到了 5000mAh,近乎两倍于 iPhone 12,基本上属于目前手机里最高的一档了一天正常使用下来,包括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以及听音乐,在我睡觉前还能剩余 40% 左右的电量,如果是作为备用机,两天或者三天一充绰绰有余。

大电池通常和快充更配,K30S U 最高支持 33W 的快充,一小时可从 0 充满当你用不同速率的器材充电时,手机上还会有不同的显示,非常贴心这个速度虽然算不上最快,但相信我,它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生活里绝大多数的场景了。

18W 就叫龟速充电了?iPhone 5W 快充用户退出群聊小米,为跑分而生性能方面,K30S U 是它的 K30 兄妹机型中唯一一款搭载了高通骁龙 865 的机型(高通骁龙、Apple A 系列和华为麒麟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三大芯片)

,单看配置本身自然是强于 K30 天玑 1000+(一款国产联发科芯片)如果手机其他部分不拉垮,这个配置正常使用两年不落伍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这台手机在跑分上的数值甚至超过了很多 5K 价位的手机

在安兔兔上的跑分超过了 99% 的用户在最能体现手机性能的游戏场景,K30S U 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以《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为例,在开启全高画质,高帧率模式下,全程满帧运行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但是,发热还是比较严重的,在高分辨率下重度游戏,半个小时左右就会发热但由于整机中框采用了金属材质,因此在手感上反而带来了一些温凉,没有那么烫手另外,冬天手里多一个暖手宝也挺不错但是消费者对性能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尤其是现在出了一个「目前还没有手机能满性能运行」的《原神》我也尝试了一番,果不其然,从游戏更新页面就开始发热,并且只能支持中等水平画质,体验并不美妙

哒哒的马达,意外之喜马达是控制手机振动的部件,无论是手机通知的振动,还是按键的反馈,都由马达一手操办手机马达主要通过三种维度来影响振动体验:振动原理:按照振动原理分为转子马达和线性马达,转子靠砝码旋转的离心力带来振动,后者则依靠马达的线性运动(上下左右前后)实现振动。

由于启动慢、模块体积大、振动无方向感等弊端,转子马达几乎成为历史的弃子振动方向:同样是线性马达,根据振动的方向,也有横向线性马达与纵向线性马达之分,横向马达(又称X轴)顾名思义沿手机水平方向振动,纵向马达则是沿Z轴振动,振动幅度受限于手机厚度,因此振动反馈不及横向马达。

大小与调校:在同等的调教水平下,马达的大小是影响振感的重要因素,一般越大的马达振动反馈越好。

iPhone 的横向线性马达,无论在大小还是在调教上都令人满意目前手机市场上公认的手机马达优秀制造商有苹果、魅族和三星由于 iPhone 原生输入法不支持触感反馈,如果你在 iPhone 上使用 Gboard 输入法,你将对我所言有更深的理解。

回到这台 K30S U,搭载的是 X 轴线性马达虽然不及上述三家厂商出色,但这个价位能用上已属意外之喜了,从打字的触感反馈来看还是比较干脆利落的「扫码水平」的摄像头单看 K30S U 背部的摄像模组排布,你可能会认为它是强大的后置五摄。

但实际上这五个圆圈里,除去1个闪光灯和闪光灯上方的装饰(没错真的只是装饰),只有三颗真正意义上的镜头

K30S U 套用了 小米 10T 的摄像头模块这三颗摄像头分别是长焦主摄、广角和微距其中主摄是像素为 6400 万的 IMX586,是 19/20 年非常流行的中高端机型标配摄像头,前置则是 2000 万单摄。

该如何去形容这个摄像头的配置呢?如果只是拍拍照发发朋友圈,那么在传感器大同小异的情况下,其实更考验的是厂家对硬件的调教能力和计算摄影的算法功底。小米作为老牌厂商,在这两方面实力都不错。

食物

建筑

夜间的拍摄能力,是近年来厂商不断强调的卖点。试问,谁不想在加班时刻,拍一张写字楼下车水马龙的照片发一条凡尔赛朋友圈呢?

来自同事,非此手机,单纯觉得好看拿来一用这里同样展示一下夜景模式下的样张——

曝光控制比较拉垮摄影本身即是一个充满玄学色彩的领域,对于这台手机的拍摄效果,我只能说它的调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过如果你没有指望拿它「拍月亮」或是「接商单」,仅仅是「扫码」、「记录生活」,还是足以应付的这种能够在满足日常大部分时候的拍摄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压低成本,也符合这台手机的定位。

不太想说但不得不说的 5G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以我目前的消费水平,是不太能承受 5G 资费的我已经不下 5 次接到 10086 的升级套餐邀请电话,但有些人表面看起来体面,其实每个月连 4G 流量自由都达不到。

不过 2020 年的新机,尤其是下半年以来的,基本都是 5G 手机,并且国产机型在基带支持这块一直很不错,因此基本不用担心信号的问题其他可说可不说的功能K30S U 支持红外遥控和 NFC由于手机内部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少机型搭载红外传。

感器,原本采用红外实现家电遥控方式,目前也逐渐被蓝牙遥控代替但不是所有的家居都赶得上了手机的智能化有关红外遥控的一个常见场景是——躺在床上用手机开关空调开关,而不用翻箱倒柜找遥控器在哪里NFC 功能对于安卓用户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功能,刷地铁、刷门禁都甚是方便,在此不必赘述。

如果要说硬件上的缺陷,可能是没有无线充电不过据我观察,身边拥有无线充电器/有强无线充电需求的用户还算少数,无线充电功能也未在智能手机中普及,属于「听起来很牛X但其实可能大部分人一年用不上几次」的功能并且,加入无线充电功能意味着手机厚度的更上层楼(或者电池缩水)。

如果要在大电池和无线充电之间作出抉择,我还是会选择大电池

「系统」流氓 MIUI,拙劣的模仿者聊完了硬件,我还想说说 MIUI 的系统「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虽然我一直在用 iOS,但这几年混迹数码圈,对安卓系统还是有一些肤浅了解,比如三星的 One UI、一加的 氢 OS 风评欠佳,而 MIUI 则属于风评较好的一类。

但从 iOS 过渡而来的我,一个月的体验下来,只能说「不过尔尔」 MIUI 让我感到体验良好的地方,基本都是基于安卓的开放性所做的一些小打小闹的优化,而那不及 iOS 的体验之处,则是实打实的开发能力差距。

同样是非线性动画,差距比「天」大在比较动画之前,先需要了解线性动画与非线性动画的区别所谓线性运动就是物体做匀速运动,所谓非线性就是做有加速度的运动线性运动听起来很「强迫症」很完美,但由于生活中绝大多数东西所做的都是不匀速的非线性运动。

因此在手机的系统动画上,非线性运动更符合人类直觉但是非线性动画非常考验厂家技术和调教功底,这也是为什么 MIUI 从 2014 年开始就研发非线性动画,到今天依旧表现不如 iPhoneiOS 是非线性运动的佼佼者,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

iOS 是把系统动画作为一项独立的高优先级程序运行的,即便它的物理刷新率只有 60 Hz,在其他的一些小的设计上,iOS 也要略胜一筹比如多任务界面,iOS 的设定是向上滑动退出后台,这个动作跟向上滑动召唤多任务界面的动作是一脉相承的,而 MIUI 却要向右滑动,动作设计非常割裂,尤其是搭配如此硕大的机身,体验非常不好。

相机「带水印」,免费做广告原生相机默认带水印,是很多安卓手机厂商都会做的操作我也真诚地希望厂商能够意识到,这种行为真的非常「掉价」我用的既不是有 Leica 标的华为,也不是售价 1W 的最新 iPhone,用这台手机只是我暂时囊中羞涩的一个选择(连小米高层也称用户为「屌丝」),想见用 Redmi 并不是一件多么让我骄傲的事情,那你为什么要给我加上水印?。

左下角的水印也不要讲什么「水印可以关掉」,但关掉的入口藏的有多深?父母辈的人也许根本找不到在哪里关掉,这意味着他们如果用这台手机拍照,每次发朋友圈都是在给小米打广告猖獗的软件预装在我第一次激活手机,开始使用 MIUI 12 时,便注意到了桌面上一个叫「推荐」的文件夹。

一点开,好家伙,便给了我满屏幕的惊喜这个文件夹里预装了很多例如 拼多多、微博、抖音、快手、爱奇艺、UC 浏览器 等软件,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我根本用不到的而在之前的激活页面里,是没有明确的提示来告诉我手机会预装软件。

作为一个 iOS 老用户,我对于手机系统内置第三方软件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这让我感到这个手机,或者这个操作系统,并没有完全按我的意愿来工作,往大了说,这是厂商不尊重用户的流氓行径。

这个名为推荐的文件夹如果预装的是Google Suite、Microsoft Office、iWork 这种规格的套件,那还好说一点,起码质量摆在这儿,但你给我整拼多多干啥?难道在厂商看来,购买这款手机的用户,和拼多多所对应的下沉市场是一致的吗?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厂家贴心的为你准备方便那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国民软件微信、QQ 没有预装呢?其实说白了,这些 App 通过与手机厂商的 PY 交易,通过预装的方式,直接出现在你的手机里,而微信作为 App 里的顶流,自然不用掏钱买这个「热搜位」。

国内手机业竞争激烈,生存不易厂家考软件预装「恰饭」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认为厂家有必要尊重用户选择的权利通知弹窗与原生广告当我四年前还在用安卓时,就对于其混乱的通知推送感同身受,没想到四年过去,现状依然如此。

这是拿到手机的第一个晚上你收到的通知

cr:sober我并没有主动给这些软件通知的权限,部分软件例如快手和 QQ 浏览器,我更是从来没打开过,那他们哪来的通知权限呢?我也知道我可以去手动关闭,但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问题的重点在于,这些软件在没有得到我的允许下,就私自给我推送通知?

除了通知提醒,MIUI 12 内置的广告也十分猖獗,甚至不少原生 App 都有开屏广告和植入广告原生浏览器不好好做搜索,又是新闻又是小视频的,还动不动推送新闻,和 Chrome 之间差了 100 个 Safari。

应用商店,也好不到哪里去,界面之杂乱堪比拼多多。

左为小米自带浏览器,右为自带应用商店同样是在搜索框中搜索「滴答清单」(一款待办效率软件),「小米应用商店」中排名第一的是「随手记」的广告,真正的正确答案却排在第二位,并且更靠后的答案几乎和我的搜索毫无关联,更像是竞价广告。

 而 App Store 不仅答案精准,推荐的其他 App 也几乎都是滴答清单的同类产品比较下来,我居然在使用小米应用商店上,感受到了和使用百度似曾相识的感觉。

和 App Store、Google Play 相比高下立判而当我想要避开小米应用商店,去 TapTap、Google Play 下载应用时,MIUI 又出来作妖了不断地弹出警告通知,告诫我「外面的东西不安全」,并且特地把「取消」按钮标蓝,提高我误取消的几率。

自己的应用商店做的烂还不让人用别家的,雷总的生意越做越窄了

互联网上不乏黑科技魔改教学,能够实现 MIUI 关广告但我作为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不是广告能不能关这件事,而是我认为自己作为手机的使用者,我的个人意愿和选择自由有没有被尊重当我把 MIUI 折腾到几乎没有广告,每下一个软件都要主动关闭推送,我都对 MIUI 的好感也在这些折腾中被败光了。

MIUI 12 的风评并不算好综合来看,MIUI 给我的体验并不好,我甚至没有怎么提到它的优点,可能我没遇到更烂的安卓系统,又或许安卓系统在软件预装与广告推送上都如出一辙这几年来一直听到一种声音:iPhone 除了 iOS 还剩下什么?。

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可是当我真正用了安卓,用了 MIUI 12 之后,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 iOS 的好。

「闲谈」不做千元机的 Redmi 值得买吗?堆料性价比,一定会有人买单当智能手机市场成为一片红海,众口难调——有人偏爱如 SE 的小屏旗舰,有人坚信 Bigger is Better;有人对异形屏接受无能,有人厌恶升降摄像头的机械机构 ……似乎很难找到 但唯一不变的,是永远有大批人在追求「性价比」。

在外观上做创新的代价是「价格不美好」,还不一定有人买单而「放弃对身材的追究,只要堆料堆性价比,一定会有人买」,这句话几乎可以概括 Redmi K30 U 的成功密码回到 Redmi K30S U 这台手机本身,它的前身是海外发布的 MI 10T,身上留着高端机的血。

细数这部手机的优劣,会发现它几乎没有硬伤,甚至没有薄弱的地带无非是差强人意的摄像头、握感欠佳的大体积、没有无线充电 …… 借助这些精准阉割,Redmi 打造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不讲武德」的旗舰手机如果你想在 2000—3000 元价位买一台安卓手机,几乎可以闭着眼睛「买它」。

即便你不选择它,那么这个价位里,能打的几台机器,也有大半是与它师出同门的 Redmi K30 系列断货加价是市场的认可截止这篇文章完成之际,这台手机还处于官方缺货状态以 8GB+256GB 月光银色为例,在三方/黄牛市场你需要花 ¥3200 才能买到,而在首发当日,搭配优惠券,只需 ¥2499 即可购入。

某宝目前现货的价格在我看来,不高于官方标价的价格都是值得购入的,在选择丰富的安卓手机市场,对于这样一款非限定的水桶机,任何的溢价都是过誉的,事实上,它值得购买的最大功臣正是「性价比」不过,卖到断货/溢价,也从侧面彰显了市场对这款产品的认可,是消费者用实际行动对产品质量的背书。

Redmi 的存在让小米轻装上阵回到最初的问题,不做千元机的 Redmi 值得买吗?答案是肯定的,当 Redmi 不再专注于做千元机,它的中端旗舰,依然和它的千元机一样在同价位傲视群雄消费者很乐意看到这样的厂商,愿意丰富产品线,认真做好每一个价位的产品。

这个月 28 日小米将召开小米 11 的发布会,slogan 是「轻装上阵」这个 slogan ,可以理解为小米在 Redmi 独立之后可以没有包袱的放心冲击高端市场,相信有了 Redmi 在 ¥3000 以下价位的兜底能力,小米数字系列也许能放开手脚进行一些真正的创新,向真正的高端旗舰进军。

想必,这也是主流品牌相继成立子品牌的意义。the end.希望成为一个能在任何领域有所输出的人文案、板式丨在下小钢炮插图丨部分来自网络👇查看往期👇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标签:  和平精英下载无需登录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